400-123-4567
没有装修的房间里,摆着几朵红梅。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隔壁老人已经84岁了。袁先生曾任静安区教育局局长。早在1996年,他就在上海率先取消小学入学考试,实行摇号录取。他领导的教育改革使他的名声响彻中华。
24年前,他为何在上海发起自下而上的改革,并带头取消小学入学考试? 24年后,为何今天才实行摇号?探寻上海20年来的教育,记者发现,变化的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民办学校的发展;不变的是上海教育界遵守教育规律、教好每一个孩子的初心。
90年代择校热:关键不考双百
1996年,静安区在上海率先取消小学入学考试,实行就近招生。两年后,上海彻底取消了小学生到初中生的入学考试。为什么要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?
当时,“重点中学的竞争非常激烈,数学、英语如果拿不到双百,基本上就进不了重点学校。为了升入高中,小学生经常写作业到晚上十一点、两点,那不是‘解题机’吗?”家长希望孩子被送到一所生强教强的“好学校”。现在如此,20世纪90年代也是如此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人们越来越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,但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距。
面对各学校教学质量良莠不齐的现实,选校热潮愈演愈烈。当时上海没有单独的培训机构,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辅导。
“聘请导师是浪费钱。大约有20%的学生会聘请导师进行课外学习。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,家长有空闲时间接送他们。接下来,还有30名学生。” %-40%的家庭因为经济条件而非常焦虑,虽然资源有限,但担心孩子落后在起跑线上,就会想方设法提供补习,大约有一半的学生这样做“课外不学习。”袁世仁回忆道。
在“唯分论”下,取得好成绩并进入重点中学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并不容易。如何保证身体锻炼、心理健康、德育、爱好?这些问题成了袁世仁的思考。他认为,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有选拔,取消小学入学考试,是为了探索教育规律,减少小学生不必要的压力。
上海彩票的雏形诞生于小学入学考试取消的同时
就近招生,但如果对应学校实力薄弱,与家长想通过考试进入重点学校的愿望相冲突,政策如何推广?
用袁世仁的话说,改革首先做到了三件事:做好宣传,让老百姓提前了解政策;努力平衡学校;并设立一所私立学校,给家长一个选择。
有重点中学6所,完全中学12所,初级中学6所。老静安区原有24所中学。用袁世仁的比喻来说,他们就像被分为“第一世界、第二世界、第三世界”。家长们人人向往重点中学,而“第三世界”却被排除在外。
只有彻底消除学校的强弱对比,才能逐步消除择校热。为了实现各学校教育水平的总体平衡,袁世仁采取了“脱钩”和“耦合”的方法。
他首先将两所市重点中学的初高中“脱钩”。为什么?袁世仁打了个比方:既然义务教育是免费的,如果有锦江宾馆,免费吃住,谁愿意住防空洞吃大饼油条呢?市重点初中是锦江宾馆。现在我们需要让这些学校平衡起来,这样大家在选择的时候才不会互相冲撞。
随后,他将区重点中学和初中合并,区重点民办中学并入瑞金中学,市一中并入万安中学,爱华初中并入华东中学。教育水平较高的示范中学,原海防中学依托静安区教育学院更名为静安区静教学院附属中学。同时,对成绩较好的大同中学进行了加强,向阳中学改为职业中学。
袁时说,他的方法被称为“手术疗法”,需要使用“手术刀”来分离和连接关节。 “这24所学校的水平都差不多,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定向招生。”
上海彩票的雏形也在此时诞生。经过“手术”整合后,如果家长对相应学校仍不满意,可以选择民办初中。静安区第一所民办初中新才中学诞生。它实行收费制度,但不进行抽查。若报名人数超过计划人数,将进行抽签,未录取者仍返回原学校入学。
尽管当时的抽签只是在个别学校进行,规模并不大,但仍然坚持公平、公开、公正的原则,派出学生、家长和学校的代表进行现场监督。
1996年夏天即将来临,当其他地区的五年级学生正在准备小学入学考试时,静安区的战火早已消失,孩子和家长都提前获得了解放。 1997年,静安区“取消百分制评价,实行分级评价”,进行描述性评价。
既然袁世仁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民办学校选拔和抽签同步进行,为什么没有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呢?
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回忆:从当时上海的大环境来看,上海的教育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。从中心城到远郊,大致分为四个圈。有的地区发展相对均衡,有的地区发展相对均衡。发展相对落后,静安区教育发展处于较好水平。
“当时国家提出的教育改革政策是‘地方负责、分级管理’,各区负责人员、经费等。”当时,上海鼓励各地采取不同措施发展教育。另外,20世纪90年代,民办初中数量少,影响不大,还没有发展到需要全面推广摇号招生的地步。
1考变成了N考,高考变成了马甲。
1998年,袁世仁从静安区教育局退休。今年,上海小学升学计划全面实施免试、就近、定向招生。
小学入学考试取消前后,一批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民办学校悄然成长。截至2018年底,上海有民办中学131所,民办小学111所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教育改革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。设有筛选系统的民办小学和初中越来越有实力。
测试从未被允许,但测试正在以各种形式进行。如果您自己不参加考试,其他人会帮助您参加考试。于是,出现了“私四”、“私五”等各种“陷阱班”,还有神秘考试、飞行考试、冬令营等。小学至初中考试取消,由“1考”改为“终身N考”。这样的结果是袁世仁始料未及的。用他的话来说,“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不准考试就有考试,不准考试就有面试,不准面试就有面试,不准考试就面试。”学生不准议,家长可以议……”
民办生选拔越来越盛行,这与初衷是背道而驰的。大家都渐渐忘记了小学高考为何被取消。
回归教育初心:从“选好”到“教好”,公平、公开、公正
2019年7月8日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》发布,提出“推进义务教育全覆盖”。义务教育学校不考试就近招生,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,学生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,实行电脑随机录取。
急于选校的家长们都在观望,等待上海摇号政策的出台。
从20世纪80年代集中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,到90年代上海逐步取消重点中学、普及义务教育,再到2014年实现义务教育基础均衡,如今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。 “提质增效”,强调均衡发展的高质量阶段。在时代变迁中,上海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。
与20世纪90年代的“地方负责、分级管理”不同,上海的教育改革是自上而下实施的。改革的目标也从当时取消重点中学、普及义务教育,转变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,更加符合教育规律。
1月21日,在上海举行的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”媒体座谈会上,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上海统筹改革引导民办教育发展学校,从选好学生到教好学生转变。公立学校就近对口免试,私立学校报名人数超过计划人数实行抽签。核心是实现教育公平、无差别。
“在义务教育阶段,不能用选拔代替培育,不能用教育积分代替育人。在关注人的成长的同时,更要注重因材施教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这将引导学校在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做好准备,以达到良好的共同基础,更需要在前提下探索实施符合个性化教育的分层班级。均衡的阶级划分。
袁世仁在20世纪90年代的“手术治疗”期间重组了多所学校,其中包括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。张仁礼校长分享了京郊学校附属学校“因材施教”的探索。他表示,生源均衡,教师教学压力大。学校正在探索蛇形班级划分:各年级、班级学生平均成绩相近。班里最优秀的学生可以去北大、清华,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很多科目都挂不了。
“十年前,京郊学校附属学校就不分好坏班的问题争论了很久,很多老师都接受不了,有的甚至因此辞职,说:‘我要教好学生。 ,这样教学更放心。”2020年9月,精教学院附属新教学楼将出现一个“方圆对话教室”,专门用于个别辅导。在职教师基本上接受的是集中辅导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模式。
20年前,静安区率先进行城市改革时,就遇到了“学生被抢、老师被抢”的情况。 “最终,改革将有利于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,特别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兴趣爱好的培养。”
在改革开放的今天,上海整体也面临着挑战和复杂性。有教育界人士分析,上周五(1月17日),广东出台了粗略的抽奖规则。广东是一个省,上海是一个直辖市。面对同城效应,上海出台的政策必须更加细化,但也必须给各地区留出空间,让民办教育协调发展;城市联动必须要进行,同时也要切合实际。被社会普遍接受。
记者看到,今天(23日)上海发布的深化改革文件中强调,围绕提质增效,五项教育同步发展。在未来的校园里,每个学生都会被引导发展一到两个爱好和特长。孩子们在校园内将有超过 7 种运动可供选择。创新实验室将会越来越多,信息技术将进一步融入课堂。工程教育…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推动教育更高水平公平和高质量发展。
面对即将到来的民办学校抽签,袁世仁表示:“小学生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给他们周末,抽签之后就没有人再参加考试了。对于之前提前学习的孩子,家长可以放心如果你上对了学校,基础好的话,说不定就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,这对你的成长是一种鼓励,对没时间的家长来说也是一种解脱。参加培训班或者有钱参加培训班。”
雨已经停了。当他起身告别时,袁世仁朴素的房间里,一件件明亮的“装饰品”在他的视线中舞动。这是一棵由很多照片组成的“小松树”。每张照片中,袁先生的孙子都露出天真的笑容。